今天偶然刷到了关于幸福与公平性的视频,使我联想到了之前关于“幸福”这一话题的相关问题的思考。我的观点是: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痛苦的缓解(需求的满足)。幸福感的获得是相对公平的。
以下详述:
产生对这一话题的思考是因为今天在抖音上偶然看到了某博主对一“爸爸妈妈抢着买单”视频感到破防的视频,如果你想了解一下相关视频,可以参考下面两个视频链接:(视频一: https://v.douyin.com/rqi433C4P4A/ ;视频二: https://v.douyin.com/5tCh8TWROhA/ )。
关于幸福感的来源是什么,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·哈罗德·马斯洛在《人类动机理论》一文给了一个答案,他认为满足各种需要,是人行为的动机,也是人幸福的源泉,也就是说人的幸福来自于个体需要的满足,个体需求被满足的过程就是一次次体验幸福感的过程。换一个角度讲,在个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,便会产生一定的痛苦,所以也可以说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痛苦的缓解。
再深究一下,为何需求得到满足或者痛苦得到缓解时会产生幸福感呢?从生理学的角度讲,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奖励机制被激活,产生了诸如多巴胺、内啡肽、血清素等可以使神经系统产生愉悦刺激的激素,这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结果,愉悦感可以驱动生物去满足需求,这样生存下来的机会自然会更多。
更进一步,结合上面生理学的观点,我认为幸福感的获得是相对公平的。这一结论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观点之上,其一是,根据同一物种内的基因的约束性,大部分个体在生理上产生“快乐激素”的能力是不会有天壤之别的;其二是,即使不同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,所面临的境遇不同,所承受的痛苦不同,每个个体仍然可以通过满足需求来触发神经系统的奖励回路,进而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。这两点对于大部分个体来说都是适用的,所以我认为幸福感的获得是相对公平的。
以上。
参考了一些文章,如下: